周三(9月17日)歐洲時段,風險資產在晚間美聯儲議息前維持高位震蕩:權益市場刷新年內高位,黃金徘徊歷史新高附近,美元指數在低位橫盤,美債收益率近三個月顯著下行。今夜的決議被市場視為年內最具分量的一次,短線看利率決定,長線看路徑與「點陣圖」信號,兩者將決定跨資產定價與波動率結構。
基本面:
市場共識指向降息25bp,同時仍保留約4%的概率博弈更激進的50bp。基線判斷傾向25bp:勞動力市場已出現邊際降溫,就業端放緩需要貨幣條件適度放鬆以維護「充分就業」的一端。但真正決定行情走向的,是聯儲是否願意擁抱一條更陡峭的降息曲線。6月的點陣圖給出的中值是:2025年利率3.87%、2026年3.6%、更長期3.37%。自那以後,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發生了「再定價」,目前押注今年12月利率降至3.6%,2026年年末進一步下探至2.88%。今晚的關鍵問題是:聯儲會否「背書」這條路徑,還是選擇有力回擊。
通脹掣肘仍在。最新CPI同比2.9%,核心CPI3.1%,明顯高於2%的目標。通脹預期出現分化:密歇根大學一年期預期4.8%,5—10年預期近期走高至3.9%;而聖路易斯聯儲的5年後5年遠期通脹預期僅2.33%。若降息節奏過快、力度過大,通脹預期可能再度「去錨」,並經由期限溢價通道抬升利率波動,推高黃金作為「終極對沖」的配置需求,這與近期金價創歷史新高相互印證。
政治變量提升會議的不確定性。行政當局希望看到更快的融資成本下行,提名的理事斯蒂芬·米蘭已過會,成為本次投票成員之一。其在聽證會上強調「追求適度的長期利率」這一第三目標。當前30年期按揭利率約6.35%,雖較去年10月回落,但對行政當局而言仍偏高。可以預期,偏鴿理事或傾向更大幅度降息,而偏謹慎陣營則主張循序漸進,會議討論的分歧可能達到近年之最。與此同時,彭博「聯儲言論指數」回升至4月以來高位,提示本次指引存在較大意外空間。
技術面:
周線級別的美元指數處在布林帶系統的下軌附近運行,布林中軌98.9338,上軌102.3525,下軌95.5152。近期K線在96.3729—97.6500構築小箱體,顯著低於布林中軌,顯示階段性下降趨勢仍佔優。高點107.3530與110.1699對應的阻力抬頭明顯,而前期低點99.5494在結構上已由支撐轉化為上方壓制。
指標共振方面:MACD指標的DIFF為-1.3623,DEA為-1.5016,MACD柱狀值0.2787,意味着空方動能衰減但仍處零軸下方,更像是對前期超跌的技術性反彈;相對強弱指數RSI(14)在33.9631,位於30—40的弱勢區間,若後續無法收復布林中軌,則RSI大概率維持低位徘徊。
綜合判斷,95.5152(布林下軌)與96.3729構成第一支撐,進一步支撐看95整數附近;上方初步阻力看97.6500與98.9338(布林中軌),強阻力在100、102.3525以及107.3530。短線若出現對97.6500的有效上破並伴隨MACD柱狀翻紅擴大,可確認一次「均值回歸」式反彈,反彈上限優先參考98.9338—100;反之,若跌破96.3729並伴隨波動率上行與實體放大,則指向95.5152的回測,屆時需警惕下軌被動張口后的加速跌勢。
市場情緒觀察:
風險偏好已提前押注「鴿派落地」:權益市場創階段新高,黃金刷新紀錄,美元作為G10中最弱環節延續走低,美債在近三個月表現領先。市場並未等待結果才行動,而是在「先交易再驗證」的框架下集中押注快速寬鬆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通脹與就業的「剪刀差」讓短端利率的下行具有合理性,但長端名義利率若因通脹溢價回升而抗跌,將使曲線重新陡峭,給高久期資產帶來再定價壓力。黃金的強勢與通脹預期的分化相互呼應,說明「對沖通脹+對沖政策失誤」的共識仍在累積。外匯層面,美元弱勢的根基來自相對利差與增長預期的雙重收窄,但這種定價已相當靠前,情緒風險不可忽視。
後市展望:
(一)偏鷹情形——聯儲明確反駁「快速降息」敘事:若點陣圖與聲明強調通脹韌性、強調「數據依賴」,並對今年後的降息路徑給出更緩的節奏,美元指數有望在96.3729上方形成技術性反抽,目標先看98.9338,進一步是100;美債收益率與美元同步抬升,黃金自高位回撤,權益市場漲勢放緩。這一情景對應較低的尾部風險,但對擁擠的多頭倉位是一次「體檢」。
(二)中性情形——降息25bp並上調中期降息次數,但刻意壓低速度:市場對「慢而可持續」的路徑重新定價,風險資產的上行動能趨於鈍化,黃金受通脹擔憂緩和而高位盤整,美元短線反彈后再度回歸震蕩。技術上,美元指數大概率在96.3729—98.9338之間做「回測—拉鋸」,等待後續數據與講話催化方向選擇。
(三)偏鴿情形——明確暗示後續4—5次降息並提及「第三目標」語境:收益率曲線整體下移,長端若跟隨大幅下行,權益與信貸利差繼續擴張式走強,美元進一步走軟,黃金因政策與通脹預期的雙重推動再刷高位。但從中長期看,若通脹預期因過快寬鬆而再度上行,收益率波動將回歸併反噬風險資產,這也是當前定價中最被低估的風險。